王鳳儀言行錄

一、身世 

王善人鳳儀,生於清同治三年甲子年十月初三日子時,乳名樹桐,字鳳儀。熱河省朝陽縣城南一百五十里,雲蒙山前,樹林子村人。父名清和。母李氏,兄弟四人,善人排行第二。樹林子村是個窮山惡水的地方,王家雖耕有山坡地二畝餘,但因地瘠水缺,所以收成不亦足維持一家人的生活。兄弟四人在夏天,都是赤身露體,一者避暑,二者省減衫褲之消耗。但年紀大了,母李氏、有感不禮貌,所以特為王善人,製個肚兜(又名腰子)以遮醜。但三弟和四弟看見了,就非要不可,母親又不肯給他們,惹得吵吵鬧鬧,樹桐就說:「媽! 我不愛戴肚兜,給弟弟好了。」心裡暗自立志「我一輩子也不戴肚兜,這個肚兜,使我母親為之難過流眼淚。」天生的孝心從小就流露。


二、放牛

樹桐十四歲的那年,就要求其父母同意他為人放牛,好多得一點兒收入,和減少一個人的吃用,終於在村東頭一家叫做王樹德家裡當牧童。在樹桐上工的那天,樹桐就說:「你要每天上山放牛、把牛放飽,還要飲好水,當心不要吃牛吃了人家的稻禾,晚上要燒好十二舖炕床(北方因寒冷,睡在泥土壤造的炕上,下面燒火取暖,名稱火炕),要關好鷄架和豬圈的門。」樹桐受了東家樹德這個吩咐後,頭幾天,帶着牛到山上放,便看到好幾個同伴也在放牛,可是他們放牛,是把牛圈在一處,不管圈處有沒有草吃,就呼聲戲玩,牛一跑出圈,就拼命的打,有的打斷腿,有的打破皮肉,傷口生瘡長蛆,還有吃不飽的、生病的。樹桐看着不忍心,就離開他們,自找草好的地方去放,叫牛能吃飽。牛飲水的時侯,飲完了不叫跑,怕受串水的病。冬天生牛犢時,晚上把牛犢抱到工人房屋炕上,怕牠凍死。所以樹桐所放的牛,都是肥胖,生的小牛犢也不致損傷。樹桐常說:「因為有牛,東家才給我們飯吃,若是不愛護牛,就太沒有良心了!」
樹桐每燒這十二舖火炕時,總是留心考查,那一舖炕犯什麼風,颳什麼風的時侯倒烟,隨時修理。所燒的高粱槁在天暖時燒小捆。天冷時燒大捆。老人住的炕,總是燒大捆。燒完了炕,火門堵住,不讓冷風吹進炕洞裡去,好保暖氣。樹桐對於東家凡是有所吩咐做的事,都是盡心盡力做,不讓東家操心,年終東家說:「樹桐你眞是忠誠可靠,將來一定能成人」。

三、孝心

樹桐十五歲的那年,仍然是為人放牛,每逢年節囘家省親的時侯,他的母親,總會留些好吃的東西,拿出來叫樹桐吃,說:「樹桐,這些好吃的東西,是留下來要讓你吃的。你快吃罷!」樹桐說:「媽媽! 這些東西算什麼好吃呢? 東家那裡好吃的東西樣樣有,我都吃飽了,一口都吃不下,留給弟弟們吃吧!」樹桐這些話,就是要安慰他的母親。因為他的母親常在想樹桐的年紀如此小,在外能不能吃得飽、睡得好? 樹桐雖尚年少已能察知母親的慈懷,用此足以安慰母親的話,使母親安心。

樹桐知道,家裡窮、人多,兄弟們又爭着要穿新鞋,都以不喜歡穿鞋為藉口,天天光着脚放牛於山上。有一天東家樹德(族兄)叫他代理到親戚家送禮,樹桐想囘家穿雙足弟的鞋,以全禮貌,但又囘想,這樣一來又會使母親難過,終於赤着脚到親戚家了。第二天樹桐囘家對母親說出這項事,他的母親說:「樹桐你這樣做是免使我難過,反倒使我更加難過,因你去的地方,亦是我們的親戚,他們看你光着雙脚,必然會譏笑我們家窮,不是更使我難過嗎?」樹桐才知道錯了。同年有一天,得免放牛休假在家裡,跟爹鋤田,父子一邊工作一邊談,父親說:「我們朝陽人,每人有五畝地,就可保安定生活……。」當時樹桐心裡就暗自立志,將來如果能發達,亦不多貧求! 以遵照父親之心意。

樹桐十六歲那年,是到新的一家做童工,這東家家裡,僱用人工多人,東家是好人,領工對樹桐也好。但是裡面,有個工人看樹桐老實可欺,時常欺負他,樹桐都不理, 一次又一次,有一天同夥裡有個身材很粗的工人同情樹桐說:「樹桐你太老實了,你這樣的老實,出外當僱是不行的,你不用怕那壞東西吧! 以後再欺負你,你就跟他鬪一鬪,我一定會幫你。」樹桐聽了,笑着說:「我並不是怕他呢? 我離家好幾十里來做童工,我媽一定天天掛念我,若再和人打架,萬一事情傳到我父母親的耳朶裡,不就更不放心麼? 我是怕我媽惦念我,着急上火,才學老實,我那是怕他呢?」欺負樹桐的那人,聽到這話以後,就不再欺負他了。